协会资讯

汽车业将掀空气质量风暴

时间: 2015-01-01      来源:
责任编辑:

 目前,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继汽车变速器、安全气囊和汽车轮胎之后汽车产业面临的第四大问题。有分析认为,汽车业将掀起一场空气质量风暴,如何有效地 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成为车企未来竞争中的制胜利器,而那些仅仅注重中国市场规模而忽视消费者理念与市场环境变化的车企将越来越难以立足。

“第三密闭空间”深陷“霾伏”

汽车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出行工具,是人们除了家庭、办公室以外的“第三密闭空间”,车厢环境越封闭,车内有害气体积累就越严重,给人体带来的伤害也就越大,而车内空气污染最主要的源头是各种配件、内饰、黏合剂等,这些部件中的有害物质短期内不会消失。

据 了解,车内有毒物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另一类是醛酮类物质(甲醛、乙醛、丙烯醛)。其中若甲醛超标, 会使人感到头晕、乏力、喉咙不适;苯超标会引发白血病;甲苯、二甲苯超标会导致障碍性贫血、生殖功能受影响,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等。

很多人 对新车的异味都深有感触,敏感的人甚至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新车味”一度成为人们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一种无奈表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危害并不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旧车同样“有毒”。检测数据显示,车内空气有毒气体的超标,对人体的损害远超于空气污染及PM2.5。对于车内环境污染,世界卫 生组织已明确将其与高血压、艾滋病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

中国科学院所属中科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曾做过一次调研。该机构选取 了50款市场上常见的车型,行驶里程从10000km到270000km不等,针对其车内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车内空气健康状况极不乐观,车 内空气中所含的TVOC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比较平均超标30%;菌落总数与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1级参照对比平均超标77.65%。

汽车“换气”须产业链护航

车内空气污染,已被世卫组织明确为人类健康十大威胁之一,被美国列入人类健康五大危害,但在我国让人欷觑的是:国标过低,权威检测缺失,监管空白。

2012年,我国实施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但该文件只是将车内空气污染程度进行了限值的设定,仅供汽车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各相关方参照使用,最终并未形成强制性的标准。

目前,国家环保部已经确定于2014年着手修订现有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乐观预计,2015年将出台乘用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

不过,中国首个汽车空气质量领域的强制性标准虽然将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汽车空气质量问题。但要提高汽车的空气质量,不能仅靠一部标准,更需要企业的切实行动。

从目前市场上来看,沃尔沃是最先注重车内空气质量的汽车企业之一。沃尔沃通过整车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产业链全流程的控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空气的私人空间。

据 悉,沃尔沃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汽车车内空气质量部门,目标是为沃尔沃全球车主提供“北欧般清洁”的车内空气。该公司研制了全球领先的车内 空气质量系统(IAQS)和车内电子气候控制系统(ECC)。在内饰排放方面,沃尔沃比国内颁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优秀最高可达50倍,个别 指标甚至趋近为零。

有分析认为,从表面上看是汽车要换“空气”,而根本上是要切换观念,对汽车企业来讲,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一个代步工 具,更是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移动环境,这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另一方面,汽车要换“空气”,首先要切换整条产业链。洁净的汽车空间的后台支撑是“洁净” 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生产工艺、配件等各个环节。

汽车业或掀空气质量风暴

针对目前的现状,有行业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在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上还未实施强制性法规,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时,一定要将车内空气质量状况作为购车的首要因素,不要只考虑价格、外观内饰及品牌,否则等于会将自己置身于“毒气室”中,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过去,中国市场上的大多数消费者是第一次购车,他们对于汽车没有什么经验,相比于车内空气质量而言,汽车的价格和配置是否丰富显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利用标准缺失的漏洞、淡化车内空气污染的事实,也使得这一话题长期未能进入公众视野。

不过,随着美国汽车权威媒体Autonews发布“汽车有毒”榜单,到近年来连续有一些汽车品牌被曝出“臭味门”,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继汽车变速器、安全气囊和汽车轮胎之后的第四大问题。

事 实上,中国车市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者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从最初对汽车外观、配置、性能等的简单看重逐步向追求汽车全方位安全与环保概 念转变。前不久,有机构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97%的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高度关注,认为“关系到健康,很关心”。

因而,业内人 士认为,汽车业将掀起一场空气质量风暴,如何有效地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成为车企未来竞争中的制胜利器。在强制性的车内空气质量法规尚未出台前,汽车 厂商如果能很好地抓住消费者对健康关注的需求,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可能从庞大的中国市场中赢得商机,而那些仅仅注重中国市场规模而忽 视消费者理念与市场环境变化的车企将越来越难以立足。

Baidu
map